首页 创新 > 正文

今日报丨安徽有望诞生“第二个芜湖”,面积是芜湖2倍,地铁直达南京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也在持续优化,在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格局之中涌现出了一个“黑马”省份,这个省就是安徽省。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长江中下游,是我国制造业十强省份之一和综合性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安徽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下辖16个地级市,共45个区、9个县级市、50个县,常住人口6103万,是一个人口稠密的人口大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何说安徽是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格局之中的一个“黑马”省份呢?安徽虽然不沿海,但近海,再加上淮河、长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已经整省被纳入长江三角洲规划范围,其中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等城市更是长三角中心区27城之列。

独特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优势,使得安徽在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保持了高位增长。2021年安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959.2亿元,人均GDP为70394元,总量位居全国第11位,人均第13位。

从经济数据上看,安徽与隔壁的江苏、浙江等省份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质量还是有不小差距,但安徽取得的发展成就依然巨大。

数据显示,近10年来,安徽经济总量上升了3位,但人均GDP排名却猛增了13位,实现翻倍,预计今年年底,经济总量有望实现历史性跨入十强省份行列。

“长三角一体化”是安徽经济发展的独特“法宝”,深度参与长三角经济分工,实现城市之间分工与合作,进而实现一体化发展。

安徽的崛起,得益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得益于在制造业的大量投入,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安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等,为安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安徽城市发展格局来看,不同城市之间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安徽的城市格局正在被“洗牌”,过去皖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马当先”,其次是皖中地区,再次皖北地区,而如今以合肥、滁州为代表的皖中城市的崛起,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对皖南地区的赶超。

合肥

根据安徽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支持合肥都市圈做大做强,其中合肥将会成为安徽重点打造的中心城市,是引领安徽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

按照规划,安徽还将支持合肥建设成为特大城市(城区人口500万—1000万),并打造成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并积极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最新数据显示,合肥已经提前建成特大城市,城区人口顺利迈过500万大关。

芜湖

根据新型城镇化规划,安徽还将支持芜湖市建设成为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300万—500万),并建成全省唯一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目前芜湖城区人口已经接近200万。

2021年经济数据显示,芜湖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4302.6亿元,人均GDP为117879元,总量位居全省第2位,人均第2位,综合经济实力居安徽省第2位,是长三角城市群之中的一颗“新星”。

不过,根据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形势,安徽省内诞生了一个“黑马”城市,无论是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还是城市发展面貌都大有“赶超”芜湖之势,这个城市就是滁州。

滁州

滁州市,位于安徽东部,是长三角中心区27城之一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北翼城市,同时也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滁州有望成为安徽“第二个芜湖”,发展潜力已经开始释放,具体来看:

一是经济总量持续壮大,2021年滁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3362.1亿元,人均GDP为84263元,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3位,人均第5位,综合经济实力基本稳居全省第三位。

目前滁州与芜湖之间的差距在1000亿元左右,但滁州在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方面力度非常大,目前宁滁城际(南京地铁S4号线),滁州段2018年施工,南京段2021年开始施工,未来4年滁州地铁将直达南京。

滁州

二是人口、面积优势进一步显现。未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产业的竞争,还将是人口、面积等全方位的竞争,有人说城市的人口决定了这个城市发展的“天花板”,滁州常住人口399万,面积为13433平方公里,是芜湖的2倍。

如今滁州已经入围全国百强城市,未来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将招商引资作为滁州发展的“生命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宁滁一体化发展,滁州的经济还将持续加快。

滁州有望成为下一个芜湖,但并不意味芜湖会被滁州超越,未来5-10年,以芜湖、滁州为代表的安徽经济第二方阵,将会推动全省经济迈向更高发展质量,期待安徽更多的城市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关注小编,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中心城市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