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 > 正文

国家敲定四大决策疏解大城市,八大强省会该何去何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强省会战略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意义,曾经很多省份需要强省会站出来作为领头羊带队发展,但是在如今大城市病不断滋生且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强省会战略已经显得格格不入了,坦白讲,一切都晚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仅仅今年一年的时间,国家就敲定了四份文件,内容都提到了如何疏解大城市,这么密集且针对性强的政策连续出台,的确很少见,可见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可见国家的决心有多大。

第一份文件

今年3月,国家发布了《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文中提到将促进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发展,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且人口持续流入的超大特大城市要有序实施功能疏解,同时,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

第二份文件

今年5月,国家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文中提到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主动承接人口、产业、功能,特别是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过度集中的公共服务资源疏解转移。

第三份文件

今年7月,国家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文中提到了要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积极破解“大城市病”,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

第四份文件

今年12月,国家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纲要》中明确了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支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健全城镇体系,依法依规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

这四份文件都是国家层面发布的,相当于给未来大城市的发展方向定了基调。

而近些年,仍然还有很多省份提出强省会战略,甚至还有东部地区的省份,但是我个人认为时机已过。

2019年,江苏提出全方位支持南京加快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南京也将制订相关实施方案,使南京将切实扛起“省会责任”,体现“省会担当”。

2019年到2022年,山东在多次重要会议中都提到了加快省会经济圈同城化,实施‘强省会’战略,并表明“强省”必须要“强省会”,省会兴则全省兴,济南强则山东强。

2021年,在湖南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湖南省首次提出将实施“强省会战略”,正式吹响了该省“强省会”的号角。

2021年,贵州出台了《关于支持“强省会”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省会城市。

2022年,黑龙江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黑龙江省提出高水平建设哈尔滨现代化都市圈和哈长城市群,提高省会经济社会发展首位度,增强省会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

2022年,江西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目标是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升到25%左右、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提升至第12位,到2030年比重进一步提升到28%左右、排名再前进2位以上。

2022年,云南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强省会”行动,到了5月,云南印发了《关于建立“强省会”行动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这一系列举措都在大力推动强省会昆明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甘肃发展改革委与兰州市签署了《共同实施强省会行动,加快推动兰州市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

综上所述,近几年提出强省会的省份非常之多,有些省是因为省会城市的龙头作用不够、省会作用不够,有些省则是想迫切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省会,以达到省会兴则全省兴的作用。

强省会战略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个是全省资源的集中一个是城市规模的扩张,但从国家敲定的四份文件来看,这两点已经很难做到了,我们分两点来看。

第一点,集中资源发展省会城市?晚了,疏解的号角已经吹响。

以上多份文件都明确了超大、特大城市的瘦身健体,而目前正在实施强省会的超大、特大城市有哪些呢?

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准,城区人口10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城区人口500-1000万之间的为特大城市。

国家要求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向外疏解,那么正在走强省会战略的南京、长沙、济南、哈尔滨和昆明的强省会之路该何去何从?

其实成都、武汉等城市都属于典型的强省会,但是成都和武汉的强省会之路走得早,所以也走到了该向外疏解的阶段了,而以上的很多城市的强省会之路才刚刚起步不久。

我就拿四川来举例吧,一个是成都都市圈的获批,一个是四川提出打造三大省域副中心,这非常明显就是在疏解成都了,从而打造多点开花的四川,而这两大举动都非常符合国家当下的发展理念。

近些年,随着成德眉资同城化的不断加速,德阳、眉山和资阳拥有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已经承接了成都不少产业了,逐步推进了都市圈产业协同配套发展,比如很多企业已经形成了总部和研发在成都,配套和转化在德阳、眉山和资阳。

而在今年5月,四川首次提出的绵阳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更是为了走四川多点开花的模式,而不是强省会模式。

综上所述,成都作为强省会的典型,都已经在加速瘦身健体了,根据国家的政策来看,可谓是正中下怀,而有些省会才刚刚实施强省会战略不久,我个人认为为时已晚。

第二点,省会城市规模扩张?晚了,国家严控了。

其实在从2014起,我国各城市撤县(市)设区就迎来了一波高潮,因为2014年,民政部出台了《市辖区设置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了设区标准,允许直辖市和地级市设立市辖区,其中市区总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的城市,平均每60万人可设立1个市辖区。最小的市辖区人口不得少于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不得少于10万人。

对于中心城市郊县(县级市)改设市辖区,须该县(市)就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业人口不得低于70%;第二、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75%以上。改设市辖区的县(市),全县(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不得低于上一年本市市辖区对应指标的平均水平。

所以符合撤县(市)设区的地区纷纷行动了,其中不少省会城市扩张的动作很大,比如广州市设增城区、从化区,杭州市设富阳区和临安区,福州市设长乐区,济南市设莱芜区,成都市不仅设双流区、郫都区和新津区,还代管了县级市简阳。

这一波撤县(市)设区浪潮很大,很多城市的土地和行政区划是扩张了,但并没有带动城乡一体化、人口城镇化和村民市民化,反而带来了不少城乡结合部的治理难题,这就是城市不断扩张摊大饼模式所引发的弊病。

于是到了2022年,国家政策明确了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集中全省资源发展省会,还是省会城市规模的扩张,国家都在严控,那么对于正在走强省会战略的城市来说必然会大打折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强省会模式在曾经适合,不一定在当下就适合,因为城市化进程的风向已经变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城市规模 人口密度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